生态环境部:重污染频发原因在于排污量远超环境容量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国家气象中心最新预测预报结果,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12月1日至3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北部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发生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此前,北京市也发布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该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重污染天气等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污染物排放总量还远超环境容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是我国重化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占全国7.2%的国土面积,消耗了全国33%的煤炭,钢铁、焦炭、电解铝、平板玻璃产量均占全国1/3以上。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公路货运量占货运总量的86.1%,柴油车污染已经成为交通领域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今冬重污染情况频繁发生,也受到了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厄尔尼诺状态。受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弱于常年,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随之增高。今年11月以来的几次重污染过程,静稳、高湿和逆温基本同时存在,是导致重污染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气象因素。

  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空气污染和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相互反馈机制,不利的气象条件对PM2.5的“反馈作用”使得PM2.5浓度出现“爆发性增长”。预计11月30日至12月2日,区域内边界层高度低于500米,且边界层内的逆温效应会持续存在,将导致PM2.5浓度居高不下。11月29日晚,生态环境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发函,指导各地积极开展应对工作。截至11月30日,上述省市中共有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73个城市发布了橙色预警、1个城市发布了黄色预警,启动相应应急管控措施。

  对于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的四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专家们评估后解释,11月23日-26日污染过程与2016年11月24-26日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类似,在采取应急减排措施之后,这轮污染过程的持续时间和污染程度均明显减轻,污染峰值浓度比2016年过程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北京市在污染过程持续了将近72小时后才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同时,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对12月1日至3日污染过程的来源成因进行解读。专家解释,一股携带沙尘的冷空气在11月27日掠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的污染在11月28日出现明显缓解,而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的污染尚未被有效清除。

  从11月29日凌晨开始,到30日早8时,区域内PM10小时浓度的最高值为494微克/立方米,出现在郑州市(29日1时),达到短时严重污染级别。北京市PM10小时浓度最高值为202微克/立方米,出现在29日零点。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累积的污染物尚未完全清除,再叠加区域内趋于不利的扩散条件,新一轮重污染过程又将接踵而至。

  此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2013年实施以来,各地持续推进火电超低排放改造、“煤改气、煤改电”、“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排放管控,并在秋冬季采取重污染企业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等措施,减少燃煤使用量,提高工业企业治污效率,推进车油一体清洁化和农村生物质清洁利用,降低燃煤、工业、机动车和居民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在同样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今年入秋以来污染严重程度相比过去三年同期降低。


(内容来源:北京商报。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